新浪历史 史海钩沉

饶家驹:在上海首建难民安全区的国际友人

时代周报

关注

  在抗日战争中,饶家驹神父是第一位为中国难民建立安全区的国际友人,他是“上海的拉贝”。

和难民在一起的饶家驹神父和难民在一起的饶家驹神父

作者:康狄

苏智良教授是蜚声国际的慰安妇问题研究专家,近年来一直在推动饶家驹神父的研究和宣传工作。

虽然在国内的知名度不高,但在抗日战争中,饶家驹神父是第一位为中国难民建立安全区的国际友人。在他一手建立的上海南市难民营的启发下,南京国际安全区建立。饶家驹神父是“上海的拉贝”。

饶家驹神父1878年出生于法国桑特市,早年加入耶稣会,随后在英国和比利时修道、获得学位,1913年到上海传教。他很有语言天赋,在中国教授法文和拉丁文时,还能说流利的普通话、上海话和日语,这为他日后设立南市难民营、与多方沟通奠定了重要基础。

1932年,“一﹒二八事变”之际,饶家驹神父参与了上海难民的保护工作。1937年“八一三事变”时,他开始筹划设立南市难民区。南市与法租界只有一路之隔。

淞沪抗战涌现出百万难民。他们最初逃到租界,租界很快人满为患,当局封闭了租界的全部路口。1937年11月2日,饶家驹向上海市市长俞鸿钧建议,在南市划出一区域以接纳难民。俞鸿钧和淞沪警备司令杨虎签字同意。12月4日,上海市政府正式批准设立南市难民区。

5日,饶家驹找到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冈本季正,向其递交了设立南市难民区的申请。日本总领事与日军高级将领商量后,同意日军不开入南市。6日,日本驻沪总领事代表日方同意,不进攻南市,也不采取其他相关军事活动。8日,南市难民区挂起了旗帜。9日,南市难民区正式成立,位置在南市旧城厢的北部,大约占整个城厢的1/3面积,分界清晰:南面以方浜路为界,北面就是一个弧形的(过去是上海城墙、护城河的所在地)民国路。

饶家驹担任了难民区监察委员会主席,他把南市分成9个区,每个区设区长,区长下面还设有总务、文书、训导、给养、庶务、卫生、清洁、登记、调查、医务各组。工作人员都是义工。到19日,难民区已经收容了20万难民,到了1938年,约有30万难民生活在难民区。

饶家驹从各方募集资金,包括上海市政府、上海慈善机构。南市难民区设有各种难民临时医院,包括妇产医院、儿童医院、灾童医院等。难民区在城隍庙的大殿分发大米,每个人每天6两米。以前的秤,16两为一斤,所以这6两米实际上是很少的,仅能维持难民半饱的状态。

1938年5月2日,为了维持南市难民营,饶家驹开始向全世界募集物资和资金。他先到达日本,26日抵达美国。在美国,饶家驹见到了罗斯福总统,后者给了他一大批小麦。这批美国小麦运到难民营后,难民生活得到了保障。美国红十字会则捐出100万美元。

饶家驹每天都到南市难民区办公,事必躬亲。只要他出现在安全区,难民们就如吃了定心丸。虽说是难民区,但仍有人身安全之虞。有一次,饶家驹的黑色法衣被飞来的弹片撕裂出长长的口子。另有一次,日本兵用枪顶着饶神父,但最终没有扣动扳机。

1938年3月9日。蒋介石向饶家驹致信感谢,信中表示:“八一三”以后,“寇氛张盛,淞沪沦陷,我同胞锋镝余生,重遭荼毒。……贵神父及难民救济委员会诸同仁,抱己饥己溺之怀,施解衣推食之仁,奔走勤劳,迄今不懈。中正忝主戎行,缅怀弥感,用特专函,代表全民,敬致最诚挚之谢忱。”

1938年9月,饶神父来到汉口,推动了汉口难民营的设立。1940年6月16日,饶家驹回到巴黎,继续从事战时救济工作。1946年9月13日,饶家驹因为白血病在柏林去世。1949年8月12日,《日内瓦第四公约》诞生,饶神父提出的战时的平民保护被列入国际公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