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历史上真实的“闯关东”
300多年以前,齐鲁大地上的农民们推着小车,挑着担子,用两条腿开拓出一条充满血泪的“闯关东”之路。一个“闯”字,沸腾了他们的生活,也造就了他们的性格。
李解
300多年以前,一股“闯关东”的浪潮席卷山东。齐鲁大地上的农民们推着小车,挑着担子,用两条腿开拓出一条充满血泪的“闯关东”之路。一个“闯”字,沸腾了他们的生活,也造就了他们的性格。当时光渐渐冲淡这段历史时,一部电视剧《闯关东》,将人们尘封的记忆重新唤醒。主人公朱开山,似乎就是他们的时代背影。
“闯关东”人群的后代如今生活怎样?是否真的如朱开山般智、勇、忠、义?……记者沿着当年“闯关东”的线路,走进了这个群体。
无论是200多年前的周氏兄弟,还是近50年前的殷敬海、寇前塘,他们像一群驰骋在东北三省茫茫雪原上的“西部牛仔”,挎枪、骑马、闯天下;他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豪气冲天,又充满民族正义感;他们那段辛酸而又激扬的历史,正是一代代山东人的英雄本色。
从两兄弟到千人村
当年,相当一部分人闯关东选择了水路,从山东出海,漂到大连,再从现在的旅顺、金州海岸上岸,然后北上寻找肥沃的土地。因此,在“闯关东”过程中,大连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
在大连市旅顺口区,有一个叫周家崴子的村庄。村里人绝大多数都姓周,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老祖宗——周成文。经过几代繁衍,周成文的后人们,把这个原本只有两户人家的村子,变成了一个有两千多人的大村。如今,村民们已脱离了祖宗们的农耕生活。在这里,记者找到了该村的族谱修订负责人周纯官。
周纯官住在一栋三层小楼里,小楼的建筑风格类似欧式别墅。周纯官笑称:“村里现在以加工业为主,开了不少工厂,村民们的腰包都鼓鼓的。跟老祖宗那时候比,俺们现在都是有钱人。”
周纯官点燃了一根香烟,阳光透过玻璃,照射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他沉思着,打开了一段尘封两百多年的记忆——
公元1715年,也就是大清王朝的康熙五十四年,登州府(今山东蓬莱及其周边地区)门楼村的周德新、周德纯兄弟,由于生活贫困潦倒,无奈之下,决定离家“闯关东”。
“关外有黄金、有沃土、有人参、有貂皮。”这话让周氏兄弟听着,实在诱惑。于是,两人凑了一笔路费,找到了一条小渔船,准备从海路前往关外。
那个时候,没有任何机械化船只,没有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没有雷达,没有探照灯,甚至没有可以休息的船舱,有的只是小舢板,还有船老大多年的航海经验。
出海前,周家兄弟并不知道面临的将是一场生死冒险——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自清朝入关起,有不少乘船“闯关东”的人,由于海风的变化,漂流到了朝鲜、日本等地;至于覆舟于海上者,更是难以计数。
大海是无情的,海浪随时可以把船掀翻在海里,甚至只是一次普通的季风变换,也可能让周氏兄弟永远无法回到老家。但他们已经抱定了必去的信念,几次乞求船老大,“即便死也值了,只要把我们送到关外。”船老大被感动了,在一个夜深风高的黑夜,他们悄悄地驶离了登州府码头。
命大的周氏兄弟,平安抵达了大海的北面——旅顺口。当周家兄弟饥寒交迫地踏上旅顺口的沙滩时,他们有了一个新的称谓——“海南丢”(在山东省的胶东一带,人们把坐船去关外谋生的叫做“上海北”;而在大连,人们把通过海路“闯关东”的人称为“海南丢”)。
周氏兄弟随后就落户在了旅顺口的夏家村,娶妻生子,男耕女织,到老含饴弄孙。如果按照这样的生活轨迹来看,也许周家兄弟的“闯关东”之路过于平淡。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周氏兄弟的冒险天性,在他们的孙子周成文身上,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公元1776年,周成文带着妻子曲氏,来到了周家崴子。那时的周家崴子,甚至算不上一个村落,只有一家蔡姓居民住在那里。于是,周成文就与妻子在这里定居下来,开荒、种地、生孩子。一直到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周成文有了5个儿子和10多个孙子,一个大户人家就这样形成了。
周纯官保存了一份当年的分家书,上面写道:“周成文,因家口甚多,居住不便,情愿各人分居,周光中分到二间草房……嘉庆十四年十月廿二日”。当年周成文仅用短短两百多字,就把一个大家族分开了。然而,他没有想到,就是这次分家,居然造就了周家崴子村的百年辉煌。
周成文的孩子们分别开始创建自己的家族。于是,这里渐渐繁荣起来,不断有新的生命诞生,不断有新的土地被开垦,同时也不断有人再次加入其中。
从周家兄弟“闯关东”到旅顺,到周纯官这一代,周家已经繁衍了12代人。1971年,村里拆除坟地,把周家的坟茔全部拆掉了,年轻的周纯官忽然有了一种担忧:“把我们老周家的坟茔拆了,子孙们今后到哪里找祖宗呢?”
从那天起,看着祖上留下的“分家书”,周纯官寻根的念头一天比一天强烈,“我要知道自己的祖宗是谁、来自哪里,更重要的是我要了解和继承老祖宗的性格、精神。”
周纯官开始了寻根之旅。在日记里,他详细记录了当年走过的寻根路线:曲阜、蓬莱、青岛……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询问当地的人们——“这里是否有登州府门楼村?”结果令他失望,没有任何线索。
1984年,已经是万元户的周纯官,依然没有放弃寻根,“那时,叫我‘烧包’的,说我傻的,什么都有”,但周纯官不在乎。1989年,他终于找到了一位叫周可玉的山东人,看到了一份保存多年的族谱。他激动地翻开那本发黄的册子,在上面找到了一行让他激动万分的字迹——“康熙五十四年,周德纯周德新兄弟,渡海北上,定居旅顺双岛夏家村。”
血性汉子客死他乡
1940年春,山东滨县。由于大部分土地都是盐碱地,每年开春,这里总是赤地千里。这一年尤为严重,农民几乎是颗粒无收。当时,日本侵略者正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扫荡,很多农民也不敢出门种地,怕被日本人抓走当劳工。
滨县农民殷殿起坐在家里发愁,种不上庄稼,呆在家里又无事可做,长此以往,日子恐怕是过不下去了。他和妻子俄秀兰一商量,“反正横竖都是死,不如去闯一闯关东,看能否找到条活路。”
抱着这样的想法,殷殿起挑着扁担,挑着自己三岁的儿子殷敬海,和妻子一起走上了“闯关东”的大路。
当年扁担筐里三岁的娃,现在已是七旬老者。殷敬海不愿回忆历史,他说哈尔滨的生活是他“一生的恐怖事件”。
“母亲曾告诉我,当时‘闯关东’的时候,基本上每天都能遇到十多户和我们一样的难民。”殷敬海记忆最深刻的是,他的父亲几乎是光着脚丫走到东北的。“由于长时间的跋涉,父亲的鞋很快就破了,当时也没有条件补鞋修鞋,只好赤脚前进。饿了,就在附近的地里找点生玉米啃几口充饥;渴了,随便找个水洼喝水。”颠沛流离的“闯关东”之路,殷敬海一家整整走了一年。
“出了山海关,父亲坚持继续向前走,一直走进了哈尔滨。我们定居的地方,是在一片贫民窟中。”当初殷殿起“闯关东”,为的是图一口饭吃,可到了关外才知道,这里虽然有着肥沃的土壤,却每天都生活在日本鬼子的铁蹄下。“当时的东三省,已经成为日本人在中国的重工业生产基地,除了要防着被抓去当劳工,还要小心翼翼地遵守日本鬼子订下的各种苛刻的‘规则’。”
那时,殷敬海才四岁,但所见所闻成了他终生抹不掉的记忆。“太残忍了!日本人拿着棍子往邻居头上打,邻居满脸是血,我印象深极了。”说到这里,殷敬海痛苦地闭上眼睛,久久没有说话。
殷敬海记得,他们家的邻居街坊都是山东人,生活也不顺利;尤其是1940年后闯来的移民,大部分都靠打工谋生。“父亲就是这些‘打工族’中的一个。他当过货郎,每天都要走街串巷,卖些针头线脑,以维持生计。冬天就去江边给人拉犁耙”。
所谓的拉犁耙,是东北一种特殊的雪橇,人坐在上面,由拉犁耙的人把雪橇从河边的这一头拉到对岸。“这是一种特别消耗体力的工作,父亲基本天不亮就走了,每天要干十多个小时才回家,却挣不了多少钱。”
为了维持生活,殷殿起甚至还打过有钱人的“主意”。“每逢初一、十五,有钱人就会在河里放一些荷灯,灯上有不少吃的。父亲就趁着天黑,悄悄下河捞荷灯,把荷灯里的食物拿回家。有几次,父亲深夜还遇到了日本人,每次都被打得遍体鳞伤。”说到这里,殷敬海的眼圈红了起来。
转眼间,生活在哈尔滨的殷敬海8岁了,看着儿子一天一天长大,殷殿起的心头却喜忧参半,他希望能够让儿子去读书,可是自己每天拼死拼活,也只能让一家三口勉强填饱肚子。
就在这时,一个翻译官和几个日本鬼子来到了殷殿起家,主动提出要送殷敬海去读书。“父亲半信半疑,后来才知道,这个所谓的读书,就是读日本人的书,学日本人的话。‘那不是让儿子当日本人吗?’父亲心底升起了一股无名的怒火。”
殷殿起这个血性的山东大汉,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最终决定让妻子带着孩子逃回山东。“快把儿子带回去,让他去姥姥家吧。”殷殿起对妻子说。
“可是你呢?”俄秀兰放心不下丈夫,这些年在东北,虽然丈夫时刻压抑着自己的火爆脾气,可是总会有压不住火的时候。
“放心吧,我不会做傻事的,我一个人在这里多赚点钱,回去咱们盖新房,让儿子读书。”最终,俄秀兰拗不过丈夫,带着儿子踏上了回老家的路。谁知道这一别,殷敬海就再也没有见到父亲。
“在哈尔滨,如果一个外乡人没有家眷独自一人谋生,就会被日本鬼子视作流民。”因此,就在俄秀兰离开不久,几个日本兵就将殷殿起当作流民,抓了起来,送到矿上做矿工。
“当时我舅舅和舅妈也‘闯关东’,也到了哈尔滨。这些事情是他们后来告诉母亲的。父亲在矿上干活,有一年的正月十五,日本人让矿工们聚在一起吃饭。父亲在吃饭的时候,唱了首小曲,在正月十八那天,父亲就……”殷敬海再也说不下去了,泣不成声,“我舅舅估计,可能是父亲当时唱歌讽刺日本兵,结果就被他们害死了……”
殷敬海拿出一张已发黄的相片,上面的他只有四五岁。“这是我们家唯一的合影。”他伸出干瘦的手指,轻轻地抚摸着发黄的照片,感叹不已:“‘闯关东’对于我们民族来说,是一段不能遗忘的历史。而对我来讲,我想忘,却又难忘。”
从“闯关东”到闯山东
2008年2月20日18时12分,由牡丹江开往济南的1452次列车,准点到达济南火车站。虽是终点站,车上的旅客仍是满满的。他们大部分来自东北三省,还有一部分是来山东务工的。
“现在山东发展快,爷爷当年‘闯关东’,我们回来闯山东。”一位刚下火车的中年人告诉记者。虽然春运高峰早已过去,但是到山东的列车,还有如此大的客流,在以前是不多见的。这也预示着今年来“闯山东”的东北人更多了。
事实上,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东北三省的“闯关东”后裔们,早已有了回流的趋势。
家住山东省高密市的寇前塘,就是其中之一。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携全家从黑龙江伊春市,回到山东高密定居下来。此前,寇前塘在伊春的友谊林场工作了40年。改革开放前,寇前塘的老家由于地少人多,生活困难。在他9岁时,老家遭遇天灾,父亲无奈之下,一个人踏上了关东路。1956年,15岁的寇前塘坐着火车前往关外,投靠父亲。
对于寇前塘来说,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林场里那些山东的老乡们,“有70%左右的人,都是山东过去的,张口都是山东话,生活习惯也跟山东一样。”寇前塘告诉记者,林场里的山东人分两种,一种是多年前随着祖上定居于伊春的老山东人,一种是像自己这种刚刚去的新移民,但不管是哪种山东人,大家对于老家的思念都是一样的。
改革开放后,山东经济发展很快,寇前塘以及林场的其他山东老乡们,纷纷带着妻子和孩子,一起回到了山东老家,形成了“返乡潮”。
山东社科院人口研究所一位学者认为,“返乡潮”现象早在1979年的时候就已形成。“1979年是山东人口迁移的一个拐点。1979年以前,山东的迁出人口大于迁入人口。但1979年之后,山东的迁入人口开始逐渐增多。每年少则数万,多则十几万。尤其是在烟台、威海等地区,近年来有不少楼盘被东北人成片买下。到了2000年前后,东北地区的不少打工者也开始涌入山东。”
山东省统计局有关人士分析认为,20多年前,持续了300多年的山东人“闯关东”现象宣告结束,取而代之的是“返乡潮”的兴起;在这股“返乡潮”中,伴随着一股来势更猛的“打工潮”。他们是真正来闯山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