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造:“帝国龙爪”的诞生
一款未成熟的步枪,一位铁肩担道的文曲星,为了响应东方巨龙强国御侮的召唤,汇聚在龟山脚下。铁血无情,捍卫领土的神圣使命,使他们无法停歇。“帝国龙爪”烽火沧桑六十年,无心插柳地写下中国最长寿步枪的记录。
作者:中华遗产综合
焦急的张总督
1889年10月15日清晨,羊城的朝阳冉冉升起,街上熙熙攘攘着喝早茶的商旅。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突然收到紫禁城发来的“电圣旨”,令他急赴武汉,调任湖广总督。职业官僚调动,本属自然,但这一次调动来的很不凑巧,让张之洞十分为难。因为他呕心沥血筹办的广州枪炮厂,正在草创的关键时刻,他若离去,遑论被人“摘桃”,继任官也未必如他般认真,枪炮厂很可能会半途而废。
其实,1888年,当张之洞在广州筹办枪炮厂时,中国已建有数家军工厂:1861年,湘军统帅曾国藩在安徽设立安庆内军械所;1862、1863年,李鸿章分别在上海和苏州创建上海洋炮局、苏州洋炮局;1865年李鸿章又建立了江南制造总局……
19世纪60年代,中国大地突然兴起军事工业,均缘于此前与西方打的一场又一场败仗——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到1860年在北京东郊与英法联军进行的八里桥之战,无不是以完败结束。尤其是八里桥一战,尽管3万清军以无比英勇的精神,以弓箭、火枪和很不像样的火炮奋力冲杀,但终究未能敌过6千敌军的枪林弹雨。
与西方交战的20年,让中国人看到了近代军队与中世纪军队之间的巨大差距。于是中国人刚刚明白,必须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实行军事变革以强兵富国——引发晚清巨变的洋务运动自此开始。故当张之洞投身于军事工业时,开办兵工厂以“自强”,早已蔚然成风。
祖籍河北省南皮县的张之洞,出身于官宦世家。传说,张父在贵州兴义府任知府时,身怀六甲的张母在旅途中临盆,在一座“六洞桥”下面,产下一男婴,张父感叹母子平安,遂取名“之洞”。张之洞自幼受到极好的古典教育,文辞华丽,书法隽秀。同治三年(1864年),年仅27岁的他便荣获慈禧钦点的殿试探花。
洋务运动的前三位干将,皆是低级文官改道军权才得以上位。张之洞则不同,他长期担任教育官员,素有尊师重教、拔擢真才实学的美名。他在任四川学政时,聘请的教授王懿荣,是日后甲骨文的发现者;他举荐的学生杨锐,成为后来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他的才干、政治上的机敏和学识的渊博,体现了他那一代儒家忠君爱国的美德。1879年,张之洞调入北京国子监,成为中央清流派的领袖,与宝廷、张佩纶、黄体芳并称“翰林四谏”。
所谓清流派,就是直言时弊的谏官。这样一位文官,如何后来却成为军事改革的实干家?——因为中法战争。
1883年,中法激战之时,刚刚升职为两广总督的张之洞,为了保证后勤补给,不惜重金向海外求购。然而,欧美各国以严守“中立”为由,或拒绝售卖武器,或囤积居奇,抬高价格——伺机要挟,外购军火十分困难,转运则更是难题。张之洞在奏折中述说了其间的不易:“提用军火一项,或搜求工匠,昼夜赶造,或密访外洋,设法商买,未得则忧难买,既购则忧难到,既到则忧难解。”因为转运途中还会遭遇“游巡北海,意图邀截”的法国军舰。
外购军火也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清政府的军火采购“每年不下数百万件,销银何止数百万两”,张之洞曾把外购军火的糜费比喻为用银去买铁,是个巨大的无底洞。
更重要的是,外购军火还导致了中国对西方武器的依赖,中国军队“无洋军火实难制胜”,西方军火的装备程度甚至直接关系到战争走向:“近来滇、桂出关之师,渐得各种后膛快枪,已能取胜,倘更有陆路车炮、地雷等具,加以主客之形,众寡之势,胜算实可自操”。
为了彻底解决问题,就有了前述的广州枪炮厂。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是热兵器发展史上大跃进的年代。1880年代,各国都在采用毛瑟枪的技术。毛瑟枪,乃德国著名枪械设计大师彼得·保罗·毛瑟整合当时世界枪械技术,改良而来的步枪,此枪在德国统一的1871年,装备了风头正健的德军。1884年,毛瑟与时俱进,在枪托内设计了隐含的管状弹仓,使枪能够连续射击。这次改进后,称为“毛瑟1871/84式”。
经过中法战争的洗礼,张之洞对西方先进军火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单响后膛枪,以德国毛瑟最好,取准精确而结实耐用;连响后膛枪,以美国五响黎意为最,射程远,后坐力小。中国应选取单响、连响后膛枪各一种,雇匠购机,设厂自造”。在综合考量中国财力、技术等因素的基础上,张之洞对适合中国仿造的军械,作出了审慎选择。
1888年7月13日,张之洞令清政府驻俄德奥荷四国大使许景澄,与德国力拂厂(Ludwig Loewe)商定,购买可日产50杆11毫米口径毛瑟1871/84型步枪的机器及附属设备,价值130万德国马克,折合白银43万两。
1900年以前,德国在侵华列强中处于从属地位,因此给中国留下了相对较好的印象。张之洞认为,德国人“性朴而学精”,聘请德国人为技术指导,较为放心。而且,选择德式武器作为仿造对象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法战争后,法国外交部针对清军使用克虏伯炮的战绩评论道:“德国火炮使用简便,更适合目前还没有能力使用太难或太复杂装备的中国军队。”
此后的一个半月中,张之洞与许景澄仅凭数封电报,就把这笔巨额订单敲定。令人大跌眼镜的是,8月31日,张之洞回复订购的电文中,还在询问“连珠几响”?就是说他还不清楚这支枪弹匣的容量,遑论其他的性能!更夸张的是,他手里其实还没有买机器的这笔钱!便只好玩起了“空手道”,把广东文武官绅及盐商捐造兵船的80万两白银,挪作建枪炮厂之用。
追赶不及的武器大跃进
张之洞如此急切,实属无奈。因为中国步枪之落后,已然触目惊心。
根据清朝武器官方文献《皇朝礼器图示》记载,清军的步枪称为鸟枪,其前身可追溯至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的葡萄牙火绳枪,此后虽几经改良,但基本变化不大,射程约100米,射速为每分钟1至2发。以鸦片战争为例,当时英军即装备伯克(Barker)式前装滑膛燧发枪,此枪发明于1800年,射程300米,每分钟3至4发。与英军相比,清军鸟枪枪身太长,装填射击很不方便。遇到风雨天气,还极难点火。而且射速慢,射程近,单从数据上看,两支中国鸟枪敌不过一支伯克枪。如果再考虑到加工工艺,这个差距恐怕还要加倍。根据茅海建先生《天朝的崩溃》一书所讲:“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开始在枪械上使用机器,制成的枪械规格统一,尤其是使用镗(táng)床后,枪管直,枪管与子弹之间的缝隙较小”,这既减少了炸膛的危险,又增加了子弹射程。反观清朝,“鸟枪制作工艺仍为手工打制,枪管壁薄厚不均,有不平滑之处,致使弹道紊乱,射击精度差;而且口径也不一,弹大口小,无法装填,弹小口大,易泄燃气,射程不远”。
正当张大人如火如荼引进新枪时,调令不期而至,才有了前面令他纠结的一幕。果不其然,继任的两广总督李瀚章要求停办枪炮厂,因为他不愿负担前任未结清的尾款以及将来开办后的经常性开支。更隐晦的是,李瀚章为了家族利益,勾结胞弟李鸿章,建议把生产线搬到李鸿章辖下的天津机器局。张之洞不肯辛苦成果半途而废,遂上奏折要求搬至湖北,由自己继续呵护。朝野一番讨论之后,满族亲贵奕寰勉强同意在湖北设厂,决定因素是湖北大冶县产铁,而且湖北深处中国腹地,国防安全性较高,同时有长江联通,水路转运便利。在选址上,张之洞考虑自己就近管理,就在大别山麓龟山脚下的汉阳建厂。经过这番周折,已是1891年,世界军火制造技术日新月异,德军已然换装了新枪。
得知消息后,张之洞立刻致电新任驻德公使许景澄,“西国己全用小口径枪,鄂定枪机犹是旧式,请与该厂商改新式,酌补工费无妨”。
那是1886年,德国的宿敌——法国陆军装备了全新的1886式“勒贝尔步枪”,立即引起了德国军事部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