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与战后欧洲秩序:马歇尔计划如何实施

新浪历史
由于对俄罗斯历史和苏联在二战中所做出的牺牲的一无所知,大部分美国人将苏联的扩张主义归咎于世界范围的共产主义阴谋,而非俄罗斯民族主义。为了执行多层面的抑制政策,杜鲁门必须夸大苏联挑战的程度。

本文摘自《世界大历史:1900至反恐战争》,新世界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
冷战是如何爆发的?
没有某个单一的因素可以解释冷战出现的原因。冷战一部分原因在于苏联的举动;一部分原因在于西方,尤其是美国对苏联行为所做出的回应。相互之间的不信任是令人信服的原因。即便是在太平洋战争结束之前,就已出现了棘手的和平信号。在1945年6月召开的波茨坦会议(Potsdam Conference)上,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和刚在选举中打败温斯顿·丘吉尔而当选英国首相的克莱门特·艾德礼(Clement Attlee),遇到了苏联首脑约瑟夫·斯大林。由斯大林的行为所反射出来的苏联态度有着多样的根源。虽然大部分美国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到目前为止,苏联的确是战争中损失最大的国家,保守估计苏联死亡人数达两千万。在苏联人民眼中,正是由于英国和美国延迟增援西欧第二前线,没有减轻德军对苏联造成的压力,才使得苏联的损失加剧。
苏联领导人也对美国的动机持怀疑态度,因为美国政府早期曾站在反共产主义势力一方干预俄国内战,直到1933年才承认苏联。当这些因素再加上传统的俄罗斯偏执(俄罗斯的偏执来源于几个世纪以来西方邻居对其的侵犯),我们可以理解苏联在西部边境寻求一个缓冲地带这一做法。苏联的扩张主义还可以被视为苏联将国土扩张到北太平洋和控制暖水海洋出口如博斯普鲁斯海峡(Bosporus Strait)这一长久以来的欲望的延续。
由于对俄罗斯历史和苏联在二战中所做出的牺牲的一无所知,大部分美国人将苏联的扩张主义归咎于世界范围的共产主义阴谋,而非俄罗斯民族主义。虽然西欧人不太相信这一阴谋论,但战后,他们只能接受美国的领导,别无选择。

马歇尔计划:美国应对冷战措施
那么美国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如果它遵循20世纪20年代的先例,那它将迅速从欧洲解除武装并脱离欧洲。最初美国遣散了在欧洲的大部分军事力量,闭关自守,但很快苏联出台了“遏制政策”。杜鲁门总统是历史研究者,他不仅对近代独裁者的犯罪行为十分敏感,对几个世纪以来的独裁者都是如此。在他那个时代,二战最大的教训就是,如果民主能快速地反对希特勒,那么战争就可以避免。尤其是1938年慕尼黑会议(Munich Conference)的结果被广泛接受,是民主国家保卫自身安全的理由。许多人得出结论:二战结束后,他们的敌人被另一个扩张极权主义敌人所取代,杜鲁门除了反对这个新敌人外别无他法。另外,对于在战争中发明的武器,尤其是毁灭性的原子弹,美国不能等到未来的战争爆发后才开始阻止。等待只会等来失败。
美国两位国务卿,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将军(General George C. Marshall)和迪安·艾奇逊(Dean Acheson)都赞同他的这一评估。由于西欧国家经济深陷低谷,如果想抵抗共产主义就必须得到美国的经济援助。而且,同许多美国商人一起,杜鲁门政府得出国家的经济不会繁荣,除非世界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复兴这一结论。
特别是在欧洲,冷战挑起了大范围的间谍和反间谍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在柏林进行。美国设立了第一个和平时期的情报机构——美国中央情报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CIA),这是战时战略情报局的后续。英国外交部官员盖伯吉斯(Guy Burgess)和唐纳德·麦克林(Donald Maclean)背叛英国,担任苏联间谍这一事件,确定了情报局的必要性。苏联间谍机构比西方同行们获得了更全面的信息,因为苏联特工是在开放社会活动,信息相对容易获得。由于缺乏全面的信息,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其他西方情报实体假定共产主义国家比实际上更加可怕。然而,如果共产主义危害了西方文明的存在,那么西方宁可谨慎而行,否则就是不负责任。
为了执行多层面的抑制政策,杜鲁门必须夸大苏联挑战的程度;否则,美国国会将不会提供建设和维护有史以来最贵的军事力量或帮助西欧重建经济所需的资金。说服美国人民支持这一政策比说服国会支持要困难得多。让杜鲁门满意的是,在没有歇斯底里的情况下就获得了民众的支持;但仍必须说服公众接受世界领导地位所产生的负担。为了避免反共产主义偏执和取得民众长期支持所做的努力,只有部分取得了成功。比如说,美国公众从未完全支持外国援助,但杜鲁门政府采纳了这一政策,后任的总统们也将它延续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