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家毛泽东: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25日电 《龙》杂志2015年秋季号日前发表李洪峰的署名文章:题为《战略家毛泽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作》。新华网转发如下:

作者:李洪峰(2015年8月)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历史性的,又是世界性的。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对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来说,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说,怎么估计都不会过高。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从失败到胜利的伟大转折,为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画上了句号,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开端。经过战争烽火考验的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成为中国顶天立地的伟大砥柱。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我们由衷地怀念和崇敬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毛泽东同志。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从根本上说,是战略致胜。而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思想、持久战战略思想、游击战争战略思想,及其战略运筹、战略决断和战略指导,起了决定性作用。战略家毛泽东,开创了中国共产党战略思维的优良传统,并创造了从战略上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从战略上解决中国革命战争问题、从战略上解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问题的光辉范例。
一、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思想,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毛泽东在民族民主革命时期的战略思想,包含着中国革命战略和中国军事战略两个大的范畴。在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体系中,人民战争战略思想、持久战战略思想和游击战争战略思想,是三大支柱。而在这三大支柱中,人民战争战略思想,又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规定和影响着其他战略思想。持久战是人民战争基础上的持久战,游击战争是人民战争基础上的游击战争。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又是伟大的战略家。他用马克思主义者和战略家的双重视野观察和研究战争问题,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了战争的规律。
关于战争的本质。毛泽东认为,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战争是政治的特殊形式的继续,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
关于战争的性质。毛泽东认为,历史上的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一切进步的战争都是正义的,一切阻碍进步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我们共产党人反对一切阻碍进步的非正义战争,但是不反对进步的正义战争。对于后一类战争,我们共产党人不但不反对,而且积极地参加。我们如果不打起正义战争的旗帜,人类的大多数就要遭受摧残。人类正义战争的旗帜是拯救人类的旗帜,中国正义战争是拯救中国的旗帜。人类的大多数和中国人的大多数所举行的战争,毫无疑义地是正义的战争,是拯救人类、拯救中国的至高无上的荣誉的事业,是把全世界历史转到新时代的桥梁。
关于抗日战争的性质和意义。毛泽东认为,我们今天的抗日战争不同于中国一切历史时期的战争,我们的战争是民族革命战争,是进步的战争。不但战争本身的性质是进步的,而且这个战争是在中国前所未有的进步基础上进行的。二十世纪40年代的中国,不同于一切历史时期的中国,我们有了比之任何历史时期都不相同进步的人民、进步的政党与进步的军队。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的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它本身包含着可能继续发展进步的伟大力量。这一点,就是存在于我们方面而使我们足以支持长期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主要的根据。四亿五千万的中国人占了全人类的四分之一,如果能够一齐努力,打倒了日本帝国主义,创造了自由平等的新中国,对于争取全世界永久和平的贡献,无疑地是非常伟大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革命战争,它的胜利,离不开战争的政治目的——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离不开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的总方针,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动员,离不开官民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等项政治原则,离不开统一战线政策的良好执行,离不开文化的动员,离不开争取国际力量和敌国人民援助的努力。一句话,战争一刻也离不了政治。抗日军人中,如有轻视政治的倾向,把战争孤立起来,变为战争绝对主义者,那是错误的,应加纠正。
关于战争全局。毛泽东认为,只要有战争,就有战争的全局。世界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国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个独立的游击区、一个大的独立的作战方面,也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毛泽东关于战争本质、关于战争性质、关于抗日战争性质和意义、关于战争全局的重大论断,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思想的根本理论前提和政治前提。
在上述根本理论前提和政治前提下,毛泽东展开了他的人民战争战略思想。其主要包括:第一,战争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他说,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拿中国的情形来说,我们所依靠的不过是小米加步枪,但是历史最后将证明,这小米加步枪比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还要强些。这原因不是别的,就在于反动派代表反动,而我们代表进步。优势在民主力量方面,不是在反动派方面。反动派的金钱和枪炮并不是什么真正的优势,人心讨厌反动派,不赞成反对派,人民团结起来反对反动派,并和反对派作斗争,这个力量才是真正的优势。有人说,武器是第一,人是第二。我们反过来说,人是第一,武器是第二。只要把人团结起来,手里拿着武器,帝国主义者、殖民主义者就怕我们。
第二,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毛泽东认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在革命政府的周围团结起千千万万群众来,发展我们的革命战争,我们就能消灭一切反革命,我们就能夺取全中国。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的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军队须和民众打成一片,使军队在民众眼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个把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够打的。
第三,普遍深入的政治动员,是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毛泽东认为,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的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胜利的。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这个政治上动员军民的问题,实在太重要了。我们之所以不惜反反复复地说明这一点,实在是没有这一点就没有胜利。没有许多别的必要的东西固然也没有胜利,然而这是胜利的最基本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