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历史 史海钩沉

白色恐怖下的坚守:革命时代的政治局常委

环球人物杂志

关注

遵义会议在纠正博古、李德“左”倾错误的基础上,改组了中共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进入中央书记处工作,并决定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

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会址

作者:青岭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走上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道路。由于面临中国社会性质以及革命性质、对象、动力、前途等关系革命成败的重大问题,共产党迫切需要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认真解决。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也开始进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六大,工人向忠发成最高领导人

当时国内正值白色恐怖,共产党已经很难找到安全的地方开会。于是,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共六大在莫斯科郊外的一座庄园里召开。这是中共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共有代表142名,代表全国4万多名党员。因形势严峻,代表多数由中共中央指定出席。大会中心任务是:总结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分析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制定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统一全党思想,发展革命力量。

六大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23人,候补中央委员13人。在随后召开的六届一中全会上,选举向忠发、周恩来、苏兆征、项英、蔡和森5人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立三、杨殷、徐锡根为候补常委。向忠发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兼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席,周恩来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秘书长。

1929年6月中共六届二中全会召开之前,因苏兆征病逝等原因,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对政治局常委进行调整,由向忠发、周恩来、项英、杨殷、彭湃、蔡和森组成。六届二中全会上,政治局人员基本没有变动。

这段时间里,向忠发实际上是党的最高领导人。向忠发(1880─1931),湖北汉川人,原是一名兵工厂工人。他1922年入党,很快成为武汉地区党内领导工人运动的重要人物。在中共五大上,向忠发入选中央委员,当时实际地位并不高,但在中共六大上,由于共产国际片面追求中共领导人的“工人化”和注重领导成员的工人成分,向忠发平地飞升,一跃成为中共最高领导人。向忠发工作能力不强,实际上没能起到应有的领导作用。相反,他在生活上非常腐化,竟用党的经费住洋房,还养了一个情妇。

六届三中全会批李立三

中共六大之后的两年间,各种斗争极其残酷。到六届三中全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已经有不少人牺牲。这其中就包括杨殷和彭湃。

杨殷(1892─1929),广东中山人,中共早期工运领袖,是省港大罢工的重要领导者之一和1927年广州起义的组织发动者之一,也是中共早期情报和保卫工作领导人之一。六大上,杨殷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常委,1928年底出任常委。1929年8月,由于叛徒告密,杨殷在上海被捕,几天后被国民党秘密杀害。2009年,杨殷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彭湃(1896─1929),广东汕尾人,中共早期农民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广东海陆丰农民运动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被毛泽东称为“中国农民运动大王”。但是,在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后不久,彭湃就因叛徒出卖而被捕,与杨殷等4人同时就义。2009年,彭湃也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1930年3月,周恩来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中央的工作情况。在此期间,由于向忠发缺乏领导能力,中央工作实际上由李立三主持。不过,李立三主持中央工作期间的“左”倾冒险错误,给党带来了严重损失。

周恩来和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瞿秋白从苏联回国后,于当年9月在上海主持召开了中共六届三中全会。

会议批判了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错误。当年11月,李立三正式离开中共中央,不久去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工作和交待错误。此后,他羁旅莫斯科长达15年。由于李立三勇于承认错误,在后来的中共七大上,他重新当选为中央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共中央工委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等职,“文革”中遭受残酷迫害,1967年蒙冤逝世。1980年,中共中央为李立三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鉴于中央委员会中一些成员牺牲,六届三中全会进行了补选,毛泽东重新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议决定,由向忠发、周恩来和徐锡根3人组成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席仍为向忠发,周恩来则为实际负责人。

1930年10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确定把湘鄂赣联接到赣西南成为一个大区域,巩固和发展它成为中央根据地。因此,会议决定在中央根据地设立苏区中央局,同时成立由项英、毛泽东、任弼时、朱德等25人组成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苏区中革军委)。这次会议表明,中共中央开始对红军游击战争和农村根据地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新认识。

但共产国际方面一直对中共在六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工作不满,指责中共在纠正李立三错误的过程中犯了调和主义错误,从而使三中全会以后的中共中央一度无法工作。虽然中共中央在此后承认有错误,但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米夫等人仍不依不饶,最终导致六届四中全会的人事变动。

不正常的六届四中全会

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在米夫的把持下,王明等人借机批判和打击异己,会议开得极不正常,瞿秋白、周恩来成为会议的主要批判对象。

会后不久,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政治局成员分工和中央常委人选等问题,决定向忠发、周恩来和张国焘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陈郁、卢福坦、徐锡根为候补常委,主席仍为向忠发,并决定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席改称为中央总书记。

3位候补常委中,陈郁(1901─1974),广东宝安人,是中共党内早期工运领袖之一,也是广州起义的策划者与组织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陈郁被任命为首任煤炭部部长。他在中共八大、九大、十大都当选为中央委员,1974年因病去世。

卢福坦(1890─1969),山东泰安人,是早期山东工运和青运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在中共六大注重工人成分的背景下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并于六届四中全会成为候补常委。

徐锡根(1903─?),江苏无锡人,是中共早期江苏和上海地区工人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在六大上,徐锡根当选中央政治局候补常委。1932年,徐锡根被捕后变节,加入中统特务组织。1940年,徐锡根任江西省政府特工委主任时,与另一名中共叛徒庄祖方一起制造了中共历史上著名的“政治皖南事变”——中共南方工委被敌人破获。“南委事件”破坏面之广,被捕人数之多,在中共历史上空前绝后:江西、广东、广西、湖南等省地下党组织损失极为惨重。仅江西省就有44个县委、200多个区委被破坏,2000多名党员被捕。徐锡根后来的下场不详。

六届四中全会开除了李立三的中央委员职务,瞿秋白也因“对立三路线的批判不够彻底”被解除了中央领导职务。此后,瞿秋白把主要精力用于领导中国左翼文化运动上。1934年,他到达中央根据地不久,红军长征开始,瞿秋白被留在了即将沦陷的瑞金。1935年,在转移途中瞿秋白被捕,后英勇就义。

六届四中全会后,中共中央的领导权实际上被米夫支持下的王明所操纵。虽然共产国际远东局在会上想让王明出任候补常委的提议没有成功,但在1931年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王明终于被增补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这样,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正式委员为向忠发、周恩来、张国焘、王明4人,候补委员不变。

王明(1904─1974),原名陈绍禹,安徽六安人。1925年,王明赴莫斯科留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其在中共党内的上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米夫的支持。1929年从苏联回国后,他即打着“反对立三路线”的旗号,从六届四中全会开始,在党内推行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更为“左”倾的机会主义路线,给中国革命带来极大危害。

到1931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又有变动,新常委会由向忠发、周恩来、卢福坦、王明、罗登贤5人组成。

1933年2月,罗登贤由于叛徒告密被捕,先后被关押在上海、南京。他在狱中遭受各种酷刑,宁死不屈,8月29日在南京雨花台被反动派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