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中国: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

新浪文化
本文由新浪文化综合网络资料整理编辑而成,部分来源《中国记忆丛书 大漆中的记忆》国家图书馆编。
2006年,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州脱胎漆器成品
福州脱胎漆器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珍品,是继承我国古代优秀漆文化发展起来的。它品类之多在全国漆器行业首屈一指,大的如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漆画大屏风、彩绘大花瓶、脱胎仿古铜大狮等,小的如烟具、茶具、餐碗、盘、碟、罐等,共有18类1200多个花色品种;它质地坚固轻巧、造型别致,装饰技法丰富多样,色彩明丽和谐,可谓集众美于一体,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过程
郭沫若生前曾做诗备加赞誉,称赞福州脱胎漆器是“天下谅无双,人间疑独绝“。 自1898年以来,福州脱胎漆器先后在巴黎、多伦多、柏林、伦敦、费城的世界博览会上获奖。

福州漆器髹饰过程
福州脱胎漆器是清沈绍安首创,世人也称之“沈氏脱胎漆器”。乾隆年间,沈绍安在一座庙里修补牌匾时,注意到几片从匾额里破落出来的麻布,虽然周围的木头已经腐朽,但麻布上漆块依然坚硬,更重要的是,这种材料很轻。几番研究后,沈绍安终于想起了一种叫“夹苎”的传统工艺,经过潜心钻研,福州脱胎漆器技艺就此诞生。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
福州脱胎漆器的最大优点是:光亮美观、不怕水浸、不变形、不褪色、坚固、耐温、耐酸碱腐蚀。福州脱胎漆器最大特点是:轻。
福州脱胎漆器所具有的这些优点、特点,是由其特殊的制作工艺、高超的髹漆技艺所决定的。作为脱胎技艺同髹漆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福州脱胎漆器的制作颇为不易,从选料、塑胎、髹饰至成品,每件成品都要经过几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工艺非常复杂,制作和阴干等十分费时,故一器之成往往需要数月,成品还需密闭在阴室里很久。

福州脱胎漆器的最大优点——光亮美观
1. 制作方法
福州脱胎漆器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脱胎,二是木胎及其它材料胎。
脱胎:
工匠先用石膏或直接用成品作为范本,用泥条盘绕在器物轮廓线上,并刷上肥皂水一类的隔离液。将石膏浇筑在器物上。
在没有石膏的古代,先人们只能用干得很慢的黄泥做模。
脱胎工艺分为阴脱法与阳脱法两种。阴脱法几乎可以做出所有脱胎漆器的形态,而阳脱法只能够做一些简单的瓶罐类造型。

漆器脱胎
木胎及其它材料胎:
它们以硬材为坯,不经过脱胎直接髹漆而成,其工序与脱胎基本相同。
2. 髹饰技法
福州脱胎漆器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色彩瑰丽,光亮如镜“,人们对它产生好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髹饰上的丰富多彩。其传统髹饰技法有黑推光、色推光、薄料漆、彩漆晕金、锦纹、朱漆描金、嵌银上彩、台花、嵌螺甸等;新中国成立后,又发展了宝石闪光、沉花、堆漆浮雕、雕漆、仿彩窑变、变涂、仿青铜等技法,并且把髹漆技艺同玉雕、石雕、牙雕、木雕、角雕艺术结合起来,使漆器的表面装饰琳琅满目。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丰富多彩
福州脱胎漆器艺术的发展没有停留在漆器本身,通过艺人们的努力,它还衍生出一个新的画种--漆画。

漆画——心愿
漆画采用黑漆、朱漆、透明漆、金银、螺钿、蛋壳等材料和绘作、髹色、剔填、镶嵌、晕金等装饰手法,配以罩明、戗刻、打磨、揩擦、退光等工艺手段,使画面产生深沉古朴、瑰丽神奇、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加上漆画质地华美坚固,适用于建筑,是现代壁画的理想形式。

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大师郑益坤
漆画是画在木板上的,但是它的画面不能直接接触木板,必须在画面和木板之间用生漆做一个严密的隔离层,这就是作底胎的功夫。这个画板由工厂生产制作,然后画家用熟漆在上面画画,干了以后画面上就有一种光泽,很漂亮。至于漆画的作画手段很多,整个脱胎漆器的工艺手段都可以用到漆画上。
历史悠久的福州脱胎漆器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中国传统艺术珍品,是中国漆艺界的集大成者。福州脱胎漆器型美色雅工艺精,多得世人赞誉,有“珍贵的黑宝石”、“人间国宝”等美誉,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享誉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