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历史

红色高棉大屠杀的真相是什么

南方都市报

关注

2013年10月16日,“柬埔寨法院特别法庭”审判红色高棉领导人“二号人物”、时任红色高棉中央委员会副书记和人民代表大会委员长的农谢(87岁)以及时任国家主席的乔森潘(82岁)。二人被控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柬埔寨犯下种族灭绝罪、战争罪及危害人类罪等罪行。

《儿子,你要活下去》,(法)品雅特海著,李广平译,花城出版社2014年1月版,36 .00元。《儿子,你要活下去》,(法)品雅特海著,李广平译,花城出版社2014年1月版,36 .00元。
《战火之外》,(美)西德尼·尚伯格著,宋伟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版,29 .80元。《战火之外》,(美)西德尼·尚伯格著,宋伟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版,29 .80元。

秦爱珍 编辑,广州

2013年10月16日,“柬埔寨法院特别法庭”审判红色高棉领导人“二号人物”、时任红色高棉中央委员会副书记和人民代表大会委员长的农谢(87岁)以及时任国家主席的乔森潘(82岁)。二人被控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柬埔寨犯下种族灭绝罪、战争罪及危害人类罪等罪行。

因了这一新闻事件,牵引了世人目光30多年的“红色高棉”,再度引发广大民众高度关注。上世纪70年代的一个春天,创造了“吴哥窟”这样的艺术辉煌的文明古国柬埔寨发生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死亡人数估达200万人,波尔布特及其狂热盲从的暴徒杀害了约四分之一的国人。这一场浩劫,有学者评之为20世纪人类最大的人为灾难之一。

红色高棉为什么对本国公民那么残酷?红色高棉大屠杀的真相是什么?这场浩劫到底由谁来负责?许多的疑问一直萦绕在世人的心头。

《儿子,你要活下去》,是国内第一部详尽披露柬埔寨红色高棉杀人场的亲历者回忆录。本书作者品雅特海原是柬埔寨金边的一名土木工程师,在金边这座美丽的“东方巴黎”过着和美的生活。

1975年4月17日,红色高棉兵进驻金边,作者和他那一大家子,一共18口人,像全市二百多万人一样,被强制赶出金边,在监管下开荒种地。随后两年,柬埔寨变成了一个大监狱农场。作者一家人被赶来赶去,最后流落到柬埔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大西北崇山峻岭之中,任由红色高棉凶恶的干部驱使。家人一直吃不饱,贫病交加,备受折磨,至1977年初大多死去。内部大清洗又开始了,凡是在旧政权做过官的人都要处死。品雅特海在公共建设部当过处长,一经发现必被处死。于是他决定带着妻子逃亡,把六岁的儿子纳娃托付给别人。妻子因迷路葬身林海,品雅特海决心活下来作证,九死一生逃到泰国。

故事写得非常详尽,读起来令人心碎。作者从一个普通百姓的视角,从红色高棉军进入金边,老百姓热烈欢迎的1975年4月开始写起,一直写到作者1977年6月历尽劫难逃到泰国结束。这个历时两年多的历程,清晰地呈现了红色高棉极权领导建设农业乌托邦的血腥过程。全国各地,到处都是仇恨、恐惧、毁灭。城市、财产、货币、市场、教育、艺术,一律取缔。数百万人被赶出家园,强迫做苦役,被饿死,迫害死了。全国变成了一座巨大的集中营。

作者当时三十出头,是一名成熟而警觉的专业人士,他的记述不仅晓畅易读,条理清晰,而且观察细致,洞察力很强,字里行间充满着悲苦隐忍又心怀大爱的精神力量。“为了防止这样的浩劫再次发生,为了我的家人、我的几百万柬埔寨同胞不会白白死去”,早已移民繁荣美丽的法国的作者,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打开了自己不堪回首的记忆之门,引领读者一步一步去体味这一个极权意识形态实验场的方方面面,不仅是残暴,还有愚昧、糊涂、盲从、贪婪、混乱等等。

像大多数的金边市民一样,一开始作者一家并不知晓红色高棉暴力极权的本质,人们热烈欢迎红色高棉。文中这样描写红色高棉兵进城时的情形:“只是这些少年兵,个个板着脸,面无表情,有点让人不安……市民跟在军队后面,鼓掌欢呼,大有解放的感觉,什么恐惧都没了。但是尽管群众热情欢呼,那些冷酷的少年兵可是无动于衷,还是两眼朝前直视,目光空茫,一点表情都没有,好像机器人一般。”据后来的资料显示,这些红色高棉士兵,大多是受到蒙蔽的农村少年,一般十二三岁到十五岁,杀人都力气不够,所以,很多处死的人都是被打伤后直接活埋的。

作者在记述自己一家人的苦难经历时,还摹写了形形色色的红色高棉干部。有人死心塌地,有人投机钻营,也有人糊里糊涂、见财眼开,这些人能干出常人料想不到的残忍勾当。很多红色高棉干部都贪污受贿。

通过这些颇具洞察力的细节的记述,作者写出了自己内心对红色高棉的态度由相信、到怀疑到彻底否定的心路历程。

三十多年过去了,红色高棉那一段神秘的历史,外界至今未能完全知晓。

红色高棉的一号人物波尔布特已于1998年因病死亡,其他尚活着的当年高层也都垂垂老矣。大屠杀幸存者也越来越少了。金边这座城市,在新国家的经济建设洪流中滚滚向前,历史终将把一切甩在脑后而渐渐遗忘。作者在本书尾声中充满大悲大爱的吁求——— 让孩子知道我们国家历史的真相,让人不禁泫然欲泣。鲁迅先生说,忘记是一定的,记念,就是为了忘却的记念。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保存了20世纪一段不可忘怀的历史,具有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

从2006年至今,国际特别法庭的审判仍在继续,对农谢和乔森潘的最终判决将于2014年上半年做出。这样一场漫长的公审,给柬埔寨人民,也给全世界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世人能够了解这场悲剧的全部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