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七十之心:从心所欲不逾矩
【编者按】在孔子的文化生命中,七十是心灵最自由而圆融的阶段。他说自己“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即到了七十岁心里想什么就做什么,却处处与人相融,与物相和,与世相安。
孔子画像
文/刘伟见
孔子从“十又五岁志于学”为发端,其中志字,士下有心,即发心坚持于学习,到七十仍回到“心”,其一生所学,落实在此心之自由从容,圆融安详。这种境界,真如泰戈尔所言“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样的老来之境,心还是如此温暖而自如。
古人认为“内不顺莫如舜,外不顺莫如孔子”。人生的遭际内外可以大不顺,心灵被苦难熏烤的结果却可以不是满目疮痍而是如宝石愈磨愈光华。这里面的诀窍在哪里?
“从心所欲不逾矩”揭示了生命的自由和人世的规则在这位文化老者的身上获得了高度的统一性。其对生命意义的启发有三:
首先是祛除了一切对生命试图神秘化和完美化的虚幻。孔子一生艰辛却能快乐真诚,绝不把自己放在当世的祭台上让人膜拜,孔子在世时就辞“圣人”之称。后世的高推也不妨碍他在《论语》中所显现的生命自然与真诚。让人回到人本身,正视任何人都是有缺陷的存在,四十不惑说明三十会惑,七十的心灵自由与圆融说明六十的耳顺还不是最好的。生命不断探索与进步,不存在至境与完美。
其次,揭示了规则来源于人,人不要被规则所残害。孔子认为一切规则都来源于人。规则既规范人,也滋养人。我们要善于看透规则背后的人心。罗素说过,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就是规则与自由的探索,孔子以他的一生揭示了人活着要参透规则与自由对于心灵与生命的养护。
第三,人生要善于与人与物与世相融。我们如何对待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代表了一个人对生命意义的认知。自由与规则的一体两面使我们意识到人类面对外在需要相融。相融意味着人人平等,决定了社会伦理价值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