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历史

盘点:中外名作家眼中的马尔克斯

新浪文化

关注

据外媒报道,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于北京时间18日凌晨在墨西哥城去世,享年87岁。

    中外著名作家眼中的马尔克斯是什么样的?新浪文化为您盘点如下。

马尔克斯马尔克斯

    莫言:

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对他们的阅读并不认真,但他们开天辟地的豪迈精神激励了我,使我明白了一个作家必须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谦卑退让,但在文学创作中,必需颐指气使,独断专行。

马尔克斯是灼热的火炉,我是一个冰块,我们一旦靠他们太近,就会被悄悄融化、蒸发,什么都剩不下,我们要想写出自己的小说,我们要想取得自己独立的价值,我们必须绕开这个火炉。我们不应该去模仿那种翻译腔调,我们不应该克隆他们的故事,我们应该看到他们这种处理题材的方法,看到他们观察生活的角度,学他们背后的东西,他们在书里已经表现过的东西,我们尽量避开。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从根本上颠覆了我们这一代作家。我在1984年第一次读到《百年孤独》,心情就像当年马尔克斯在巴黎读到了卡夫卡的《变形记》一样:原来小说可以这么写!

中国文坛出现了许多(马尔克斯的)模仿者,我的一些中篇《球状闪电》《金发婴儿》也有它的痕迹”

王安忆:

《百年孤独》所表现的马贡多与布恩迪亚家族兴衰的运动过程,不仅是拉丁美洲的现实,而是可应用于一切生存:小至一个生命,大至一个帝国。

阎连科:

我的创作深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尤其是当年《百年孤独》火爆时,我也是马尔克斯的铁杆粉丝。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给了他很大帮助。在这部魔幻现实主义鼻祖的小说中,马尔克斯写到:磁铁所到之处家具上的铁钉会纷纷脱落。在阎连科看来,这描述了一种“半因果”关系,因为磁铁和铁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这种联系,在卡夫卡那里是没有的——人变成虫,他根本就不解释为什么,这是“零因果”关系。

韩少功:

老马的那种造句,是把三个时态压缩在同一个句子,我想学也学不来。我只是用了一般的倒述句,很普通的。我当然喜欢这位拉美作家,受了他多大的影响,自己也不知道。但他在中国的影响似乎被一些人说过头了,比如有一位国外的汉学家,以为中国文学里从来没有神话,作家的夸张变形都是从拉美学的。

余华:

如果说《百年孤独》是震撼人心,那么《霍乱时期的爱情》就是深入人心。尤其是书中人物心态的变换非常细致,没有一个遗漏。我想如果现在让全世界所有作家来选评一位在世最伟大的作家,百分之五十的作家会选马尔克斯。我认为伟大的作家会把小说中的情节推向高潮,而更伟大的作家是会恰到好处的结束。可以说马尔克斯通过《霍乱时期的爱情》教会作家一个写作方法。

二十多年前读到《百年孤独》,惊讶如此魔幻的叙述。后来读到马尔克斯说此书出版后,他走到街上,会有读者对他叫道:你的小说太真实了。马尔克斯在访谈里解释,这是因为他在小说里写下很多当时哥伦比亚报纸津津乐道的事件和话题,所以读者们感到真实——今日中国,“真实就是荒诞”。

董启章:

并不是每一个小说家都适合出传记。马尔克斯是那少数例外。最令人赞叹的是,马尔克斯竟然能以写小说的精湛技艺,来驾驭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故事看来犹如一部充满惊奇但又富有条理的小说。

骆以军:

这是一本让曾对小说有梦的读者热血贲张、泫然欲泣的传记。

唐诺:

就像整个哥伦比亚对我是一个光亮的存在,其实我知道的就是一个人,加西亚马尔克斯。文学就是这样,那个人大于全体。

当时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出来的时候,台湾几乎每一个重要的作家都有一篇直直接接的习作,最快的一篇叫做张大春《最后的先知》。当时大家要学习那种魔幻写实,要找寻那种最荒谬和最现代之间的碰撞。

博尔赫斯通常写完一个题材就走,所以他会成为作家的作家。他开发一个领域,自己不停留,后面的人跟上。加西亚马尔克斯也是,魔幻现实,大家都尊敬的不得了,解放了一代人。他下一本呢,《瘟疫时代的爱情》,最传统的手法,最小的题材,你们写十年的爱情,我写一个七十年的爱情给你们看。

张洁:

博尔赫斯是精品,马尔克斯是大排档。

贾平凹:

每当我要把中国的小说跟世界小说比起来的时候,我就挑一本我能理解的我认为最好的世界小说来比:《霍乱时期的爱情》。《带灯》与《霍乱时期的爱情》,是有可比性的,比如他们的写法都是在典型的欧美主流写法之外的。所谓共同的亚文化非主流的文化地位,应该让读者享受到非主流叙事的另类魅力。这一点,加西亚·马尔克斯做到了。《霍乱时期的爱情》从另一方向证明了一个伟大作家因何伟大。

欧阳江河:

马尔克斯获得诺奖时,被问及文学对你的回报是什么?他说,当你碰到宇宙里另一个和你模型一样的大脑,你会一眼认出它来。“认出来”,这是文学对你的回报。

韩少功:

老马(马尔克斯)的那种造句,是把三个时态压缩在同一个句子,我想学也学不来。我只是用了一般的倒述句,很普通的。我当然喜欢这位拉美作家,受了他多大的影响,自己也不知道。但他在中国的影响似乎被一些人说过头了。

苏童:

好的文学是大师提供的样板,比如中国历史上的《红楼梦》,当然西方作品更多,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福克纳,当然还有马尔克斯,他们是写出了伟大作品的人,他们的文本在我心中是伟大的。

魏微:

和其它当代小说相比,马尔克斯作品的故事性可能更强一些,但他肯定卖不过村上春树吧?我觉得马尔克斯不算是一个大众作家。

    爱丽丝·门罗【加拿大】:

    我很喜欢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但它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它看似容易,实则艰难。马尔克斯有着生花妙笔,能将平庸的话题写得美轮美奂,你能想象吗?族长死了,圣母升入天堂,蚂蚁携带着宝贝,漫天下起了鲜花雨。 

    巴尔加斯·略萨【秘鲁】:

    由于《百年孤独》,拉丁美洲文学发生了一场文学地震。

    贝内德蒂【乌拉圭】:

    难说诺贝尔文学奖能给马尔克斯增添多少光彩,但他的获奖必将使该奖的声誉有所恢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