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女皇:叶卡捷琳那的童贞夫人之路

新浪历史
早晨方醒,叶卡捷琳娜听见她卧室以外的人在无理由地高兴,无目的地说笑。她的心由于一夜睡去的忘却,似乎减轻了重量,直升上去。
对于伊丽莎白女皇,她现在的心中只有怨恨了。她恨这个女人太残忍,恨她太自私,恨她太高傲,恨她太心狠,恨她太武断……然而除恨以外,她又似乎掺杂了一些身处逆境的别样的情绪。她仿佛已跌入一个深深的土坑,感到腐朽的窒息的昏迷。她的心只是愈来愈重地往下沉。她真盼望宁可一个天崩地塌的大变动将她,也将伊丽莎白,将别斯杜捷夫一伙,将整个俄罗斯一起埋在土里,永远死去!叶卡捷琳娜来自普鲁士那个小城堡,迄今已4年多了,她由一个少女变成了名义上的少妇。时光的流逝使她经历了痛苦,也看透了那个自诩高大完美的伊丽莎白女皇的真面目,看透了这座宫廷,也看透了披着文明外衣下的那个野蛮、残忍和贫穷的俄罗斯。在这个国家里,形式与内容的极度反差令人吃惊,而她身边所出现的一切事情好像都在为了遮人耳目,内里却照样一派黑暗。四年多来,叶卡捷琳娜对俄罗斯这充满血风腥雨的历史已了如指掌。俄罗斯最早的血泪史起自公元9世纪。也就是在公元882年,诺夫戈罗德大公奥列格率兵占领基辅,征服远近诸族,宣布基辅为俄罗斯各城市之母。这个被称作“圣城”的地方叶卡捷琳娜去过,也隐约可见它那现代建筑下埋藏的暴力与阴谋。10世纪前期统治基辅罗斯的大公是伊戈尔。他曾征服斯拉夫人,并率8万名大军和2000艘战船从海路讨伐拜占庭帝国。伊戈尔的妻子奥加列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女人。丈夫死后,她曾代替年幼的儿子斯维雅托斯拉夫执政,成为基辅罗斯第一个强有力的女统治者。女大公继位后的第一件事是向杀死丈夫的德列夫利安人复仇。伊戈尔大公生前每年都要派部下去臣属于基辅罗斯的各个部族索取毛皮、蜂蜜、猎物和甜酒等贡物,任何人不得抗缴贡品。公元945年秋,伊戈尔带着一队亲兵到德列夫利安人部落索取贡品。在他们携带大量贡品返回基辅途中,贪得无厌的大公忽然决定再去征收一次。愤怒的德烈夫利安人忍无可忍地奋起反抗,捕杀了伊戈尔和他的亲兵。奥列加闻讯后,迅速派军队镇压了德列夫利安人的起义,将其首府依斯科洛斯坦付之一炬,当地居民或被杀戮,或被充为奴隶,其余的被迫缴纳更多的贡品。除此之外,女大公还强迫德列夫利安人部落割让了大片土地。奥列加在位24年,其间不断四处征战。当时基辅罗斯的军力已相当强大,连拜占庭帝国都不是它的对手。基辅罗斯的侵略行径激起了各地的反抗,位于东南部的佩彻涅格人把前来征战的女大公的儿子斯维雅托斯拉夫杀死,并把他的头盖做成器皿,专供饮酒时使用。公元13世纪,基辅罗斯分裂为许多独立的封建国家。15世纪末,伊凡三世以莫斯科为中心,建立了莫斯大公国。自此,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在俄罗斯出现。
1533年,伊凡三世之子、大公瓦西里三世死了,由他3岁的儿子继位,称伊凡四世。伊凡四世登基后,他的生母、平时从不过问朝政的叶莲娜·格林斯长娅突然活跃起来。她接管了政权,任命宠臣奥鲍莲斯基为宫廷总管,委托格林斯基和别利斯基等王公、贵族治理朝政。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她还监禁了不愿效忠伊凡四世的已故大公的两个亲兄弟。叶莲娜曾采用许多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如下令限制修道院和大贵族的世袭领地及纳税特权;设立地方长官审理案件;回收旧币,统一币制,严惩私自造币者。她还请建筑师弗利亚津在莫斯科修基泰伊城堡,加固城防工事。叶莲娜时期,俄罗斯国家领土从原来的43万平方公里猛增到280万平方公里。北起白海、南至奥卡河,西抵第聂伯河上游,东临乌拉尔山脉,其面积之大居欧洲之首。但从这时开始,昔日顺从于莫斯科大公的各地王公和大贵族对叶莲娜加强中央集权的做法极为反感。1537年4月底,前大公的兄弟安德烈逃至诺夫哥罗德,企图与大贵族们勾结策划反叛,叶莲娜毫不手软,立即派亲兵逮捕安德烈及其同伙,给予他们严厉的惩罚。从此大贵族势力更加痛恨叶莲娜。1538年4月2日,叶莲娜突然去世,据说她是被大贵族们阴谋毒死的。此后政权落入叔伊斯基家族手中。1547年1月19日,叶莲娜的儿子伊凡四世将大公称号改为沙皇,即古罗马皇帝的称号,此后“沙皇”一直沿用下去。1682年,沙皇费奥多尔·亚历修叶维奇去世,那个兵败以后曾当过修女的索菲亚当上了摄政王。对于这个女人,如今的伊丽莎白女皇是不屑一顾的。所以对叶卡捷琳娜,女皇不许沿用过去“索菲亚”的原名,道理就在这里。索菲亚的政权落入彼得家族以后,伊丽莎白女皇的父亲——那位令女儿崇拜不已的彼得大帝为了“欧化”他的俄罗斯,曾费尽心思地为此奋斗终生,但到头来却收效甚微。不管女皇怎样吹嘘她的父亲,现在伊丽莎白自己和那些身边的达官显贵们的放荡生活,只不过是她父亲时期的一个反射。彼得大帝在位时,他与第一个妻子所生的儿子阿列克塞因鼓动士兵叛乱,反对父皇革命而被最终处死。这么一个被后来的伊丽莎白称为“父亲的逆子”其实不是女皇的同母兄弟。伊丽莎白女皇的母亲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生于1684年,是立陶宛一位农民的女儿,年轻时当过一位牧师的家庭奴仆,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1712年她正式成为彼得大帝的第二位妻子,40岁时被立为皇后。1725年1月28日彼得大帝去世,由于彼得大帝与第二位妻子生过男孩,而第一位妻子所生的男孩又被彼得大帝以“逆子”之罪杀掉,妻子叶卡捷琳娜、女儿伊丽莎白以及前妻的女儿安娜便成了继承人。伊丽莎白当时就拥有皇位继承权,但母亲还健在,以缅什科夫为代表的出身低微,在彼得生前就很有势力的大臣们一致拥护叶卡捷琳娜即位。而出身王公世家的贵族官员们则表示反对,双方各执一端,争执不下。在决定皇位继承人的宫廷会议上,与会的禁卫军军官以两个荷枪实弹的兵团压阵,支持伊丽莎白母亲,声称谁反对她,就打碎谁的脑袋。面对这一军事威胁,那些贵族官员才放弃反对意见。叶卡捷琳娜靠着禁卫军的参与才终于登上皇位。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地位,叶卡捷琳娜于1726年2月18日签署谕令成立最高枢密院,兼容并蓄王公世族的代表和彼得提拔的显要大臣,以此维持她在两大集团之间的权力平衡。她还规定只有征得最高枢密院的许可才能发布各种敕谕。参政院所属外交、军事、海军委员会直接隶属最高枢密院。实际上控制国务大权的还是她的宠臣缅什科夫。为了维护家族的势力,缅什科夫试图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阿列克塞之子彼得,并劝叶卡捷琳娜立彼得为继承人。这个计划便于拥有继承权的现女皇伊丽莎白排除在外。1727年5月6日,伊丽莎白母亲去世,根据缅什科夫逼她留下的遗嘱,几岁的彼得被带到缅什科夫府中立为沙皇。此后缅什科夫大权独揽,假彼得二世名义实行统治,终于激起其他贵族的不满,仅过了4个月,他就和全家一起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去了。此后不久,安娜·伊凡诺夫娜,这个沉湎于纸醉金迷之中的女沙皇即位。然而又好景不长,1740年10月,安娜女皇病死,刚满3个月的伊凡六世上台。其母安娜·利奥普尔多夫娜终于栽在了一个荒唐女人的手中,她,伊丽莎白·叶丽扎纸塔在几番轮回之后,才登上了女皇的宝座。伊丽莎白的宝座来之不易,因而现在的情况愈来愈表明,她比前几任沙皇们更霸道,更荒唐而又糜烂。欧洲之大,别的宫廷里虽然也是纸醉金迷,但纵情声色还有其风雅的一面。而在俄罗斯伊丽莎白的皇宫里,却全是一番粗俗的光荣。如今,彼得大帝以前的特权贵族已不复存在了——他们都成了政府官员。从此,不管是谁,他在俄罗斯的庞大行政机构中的地位便由他的“官职待级表”来确定:伯爵、男爵、甚至是亲王的头衔都可以授予那些沙皇所喜爱的人。阿列克谢·拉祖莫夫斯基伯爵就曾是乌克兰的一介田夫。库尔兰公爵比伦以前也只是一个可怜的马倌,但猛然间能亲吻女皇的嘴唇了,他一夜之间也就发迹了。对此,那些自认为正统的贵族世家,如:特鲁别茨科耶、沃尔贡斯基、列宾、戈里津、奥波莲斯基、道尔戈鲁基等等古老的贵族世家的人们,便从心底里蔑视这批靠阴谋和肉欲的欢心而富足、骄横起来的宫廷暴发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