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历史 资讯

最好的教科书,永远的家国情

新浪历史

关注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伟大胜利:致敬父辈的抗战——学习习主席九三阅兵重要讲话座谈会”28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举行。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9月3日,中国以大阅兵形式隆重举行纪念大会,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意义重大,举世瞩目。

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今年参考消息报社与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联合策划,先后推出“胜利的启示——军事名家谈抗战”与“父辈的抗战”两组大型专题报道,并结集出版《伟大的胜利》与《父辈的抗战》两本图书,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好评。

为深入宣传胜利日大阅兵的伟大意义,深入学习习近平主席九三阅兵重要讲话,参考消息报社、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共同举办《伟大的胜利》和《父辈的抗战》图书首发式和座谈会,邀请两书作者一起研讨报道经验、畅谈学习体会、缅怀抗日先烈、弘扬抗战精神。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抗战英雄子女与军事专家齐聚一堂

纪念胜利,是为了永远胜利。纪念抗战胜利,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

在中秋节刚刚过去、国庆节即将到来的特殊时刻,来自全军各大单位的军事专家和抗日英烈、抗日将帅子女,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及支持单位的120多名领导专家,齐聚香山脚下,参与《伟大的胜利》《父辈的抗战》两本图书首发式,并围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展开了研讨交流。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传承精神,凝聚意志。坦诚的交流,深入的研讨,透露出浓浓的家国情怀。

图书首发式上,参考消息报社党组成员、副总编辑陶德言对两组抗战报道的策划组织实施情况进行了介绍,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何雷中将对系列报道的成功开展和图书的出版发行表示祝贺。彭雪枫烈士之子、二炮原政委彭小枫上将,罗荣桓元帅之子、二炮原副政委罗东进中将,徐向前元帅之子、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原副主任徐小岩中将围绕学习习主席九三阅兵重要讲话体会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伟大意义分别做了主旨发言。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副社长、总经理黎波介绍了两本图书的出版发行情况。

一个由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由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为国流血牺牲的老兵,是一个国家最应该被尊敬的群体。为了让老兵们过上温暖安然的生活,中兴通讯从10年前就开始了关爱抗战老兵的公益实践。图书首发式上,中兴通讯关爱抗战老兵公益活动正式启动,以后每卖出一部新款手机——AXON天机,都将捐赠2元人民币至“关爱老兵公益基金”,以表达对抗日英烈和抗战老同志的崇高敬意。抗战老兵代表、新四军老战士王飞和左权烈士之女、中航工业总公司原司长左太北分别发表了感言。

致敬父辈的抗战,不仅仅是回顾过去,更要展望未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新的精神动力。图书首发式上,中国邮政未来邮局携手参考消息报社、中兴通讯公司特意为本次座谈会制作发行了一枚纪念封,也向未来发出了一封公开信,寄给2020年,寄给祖国的未来。中国邮政未来邮局局长张旭东宣读了这封意义特殊的未来信。

随后,与会有关领导、专家学者、抗日英烈和抗日将帅子女围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展开深入研讨交流。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主任任天佑少将,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罗援少将,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肖裕声少将,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研究员姜春良少将,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王志国少将,中央办公厅原将军、中国国家安全论坛秘书长俞源,中国国家安全论坛副秘书长彭光谦少将,以及耿飚副总理之女、华夏文化基金会理事长耿莹,王树声大将之女、中国残疾人基金会理事王宇红,戴安澜将军之子、江苏省统战部原副部长戴澄东等先后发言,秦基伟上将之子、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秦天少将作总结发言。

纪念抗战胜利“扛鼎之作”,堪称“最生动”的教科书

历史,总是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上更能唤起人们的回忆和反思。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宁死不屈,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全民抗战,赢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战胜利重振国人信心,重铸民族魂魄,确立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

作为中国权威军事新闻信息发布平台的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和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参考消息》报社,强强联合、精心策划,重磅推出“胜利的启示——军事名家谈抗战”“父辈的抗战”两组大型系列报道,担负起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

从5月11日至7月1日,《参考消息》推出“胜利的启示——军事名家谈抗战”大型系列报道,组织刘亚洲、何雷、肖天亮、金一南、徐焰、罗援、彭光谦、乔良等享誉国内外的军事名家撰写纪念性深度分析文章。

“报道作者阵容强大,都具有大校及少将以上军衔,基本上集纳了全军对中国抗战有研究的名家大腕。”据参考消息报社副总编辑陶德言介绍,这组报道突出思想性、理论性,以军事名家的视角,站在世界、时代大背景下,全方位、立体式解读与审视中国抗战胜利的意义与启示。25位军事名家以军人的激情、胸怀与担当,运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对中国抗战谈自己的认识、感受与思考,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主任任天佑少将认为,这组报道主题意义重大,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大背景与中国接近世界舞台中心的世界大背景,重新审视中国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与世界意义,重新审视中国抗战胜利对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启示,重新审视中国抗战胜利对维护世界和平的启示,是一次有针对性地“主动发声、强力发声”的成功实践。

继“胜利的启示——军事名家谈抗战”系列报道之后,从7月1日至8月14日,《参考消息》与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又策划推出“父辈的抗战”大型系列报道,强强联合续写纪念抗战扛鼎力作。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曹智告诉记者,“父辈的抗战”突出故事性、可读性,组织32位著名抗日将领、英烈、社会知名人士和国际友人的子女,带着对父辈的敬仰与感情,亲自撰文回忆父辈的抗日故事,追思父辈的丰功伟绩,讲述父辈对后人的深刻影响。

“这组报道独树一帜,故事感人,富有教育意义。”参与撰写回忆文章的罗荣桓元帅之子、二炮原副政委罗东进中将认为,“父辈的抗战”透过抗日名将、名人的后代这一独特视角,运用大量鲜为人知的故事、史料,通过极富个人感情色彩的讲述,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人物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伟大精神,在读者中也更能引起强烈反响。

两组报道作者阵容之强大、规模之宏大、思考之深入、感情之真挚、反响之热烈,前所未有。报道推出后,引起海内外读者的广泛关注。很多读者打电话、写信提出表扬,认为文章“有骨有肉,有提炼,有论证”,“让人回味,让人沉思,让人激昂,让人奋发”,“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部非常珍贵的教科书。”

记者了解到,系列文章在新华军网、参考消息网等新媒体平台上集中展示后,新浪、搜狐、网易、国防部网站等数十家网站转载,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也有众多读者转发,掀起了回顾、解读、纪念抗战历史的热潮。

为进一步扩大报道影响力,向全社会传递正能量,参考消息报社、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又与长江文艺出版社联合策划,将专题报道修改、充实与完善,结集出版《伟大的胜利》《父辈的抗战》两本图书,希望通过更广泛和更持久的传播,帮助更多的读者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厚重、权威、大气。”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何雷中将认为,《伟大的胜利》和《父辈的抗战》两本图书具有极强的学术价值、史料价值与教育意义,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最优秀、最通俗、最珍贵”的教科书,一定可以存之后世。

“将抗战精神与和平种子播撒到每个角落”

70年前,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70年后,中华民族从伟大胜利阔步迈向伟大复兴。

参与座谈研讨的专家学者和抗日英雄子女认为,今年的胜利日大阅兵之所以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不仅仅因为迎来了又一个周年纪念,而是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这是中国第一次真正以战胜国的姿态纪念抗战胜利,是第一次真正让世界开始正视中国抗战的意义、地位与贡献,也是第一次真正成为国际性的纪念。

“这背后体现的是中国的实力。”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罗援少将认为,纪念抗战胜利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重新确认中国抗战对世界的贡献,更好地维护二战胜利成果。

今天,中国的综合国力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从购买力平价来计算,世界银行认为2014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从实际汇率来计算,2014年中国GDP首次进入十万亿美元俱乐部。所以,美国学者斯蒂格利茨宣称,中国世纪从2015年开始。

“现在我们国家强大了,国民心态也发生了积极变化。”徐向前元帅之子、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原副主任徐小岩说,“我们以战胜国的姿态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真正唤醒深藏我们心中的家国情怀与大国之魂。”

纪念抗战胜利是为了永远胜利。秦基伟上将之子、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秦天少将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新的征程上,我们“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更需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因此,做好纪念抗战胜利这篇文章,告慰我们的前辈与先烈,是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共同的责任。

耿飚副总理之女、华夏文化基金会理事长耿莹在座谈发言中动情地说:“我的父辈与缔造新中国的先辈们共同为解放全中国,为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奋斗了一生。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只为换的中华民族的国土和后代福祉。共和国的每一块土地上,都有他们的青春、脚印和他们为之奋斗终身的魂。”

“国家的前途与人民的命运,必将系于作为后来者的年青一代身上。”彭雪枫烈士之子、二炮原政委彭小枫上将说,我们认为告慰先烈最好的方式,就是担起历史重担的千百万新生者要奋发努力,让中国再走过数百个、数千数万个朝气蓬勃的拂晓,不断走向新的更加辉煌灿烂的黎明。

在座谈会之前的图书首发式上,中国邮政未来邮局局长张旭东透露,下一步,未来邮局将和参考消息报社、中兴通讯公司一道,邀请500名老将军为全国500名青少年代表写一封“梦想未来信”,将抗战的精神与和平的种子播撒到每个角落,让我们的下一代真切地感受先辈们革命的艰辛,更加珍爱和平的世界,更加努力地去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