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大遗址保护工作新进展

新浪历史
自2005年我国大遗址保护工作开展以来,国家文物局等有关部委及学术界对河南省大遗址保护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指导、支持,河南省大遗址保护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长期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位置,因此分布着大量古代聚落遗址、古城址、古墓群、手工业作坊遗址等大遗址。在列入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十二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150处大遗址中,河南省有16处,另有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3处跨省项目。自2005年我国大遗址保护工作开展以来,国家文物局等有关部委及学术界对河南省大遗址保护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指导、支持,河南省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大遗址保护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河南省大遗址分布状况及保存现状
河南省现有的16处大遗址集中分布在郑州、洛阳、安阳、三门峡、平顶山、信阳、开封等7个省辖市范围内,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郑州市辖区内的大遗址包括郑州商城遗址、郑韩故城遗址、新密古城寨遗址、巩义宋陵等4处。洛阳市辖区内的大遗址包括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邙山陵墓群等5处。安阳市辖区内的大遗址包括安阳殷墟、内黄三杨庄遗址2处。三门峡市境内分布有北阳平遗址群和仰韶村遗址2处。另外,清凉寺汝官窑遗址位于平顶山境内,北宋东京城遗址位于开封市境内,城阳城址位于信阳市境内。

河南省大遗址保护工作整体进展情况
河南省大遗址保护主要围绕保护规划编制、保护方案制订、保护展示项目建设、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专项立法建设等重点内容开展相关工作。
自2005年国家启动大遗址保护工作以来,河南省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规划的16处大遗址中,已有14处完成或部分完成保护规划的编制,相继制订了40多个保护展示设计方案,完成了安阳殷墟、汉魏洛阳故城阊阖门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偃师商城西城墙遗址、内黄三杨庄二号庭院建筑遗址保护大棚等20余个大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建成了殷墟、隋唐洛阳城、汉魏洛阳故城等3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另有郑州商城、内黄三杨庄、新郑郑韩故城、偃师商城、信阳城阳城等5处大遗址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完成了5处大遗址的专项立法工作,另外《郑韩故城遗址保护管理条例》(草案)目前已提交郑州市人大审议。
河南省大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开展情况
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大力支持和重点指导下,河南省各地方政府以大遗址保护展示项目为抓手,结合城市老城区改造和棚户区拆迁,大力推动大遗址分布区域文物保护及环境整治工程,相继完成了安阳殷墟、汉魏洛阳故城阊阖门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偃师商城西城墙遗址、内黄三杨庄二号庭院建筑遗址保护展示厅等20余个大大小小的保护展示项目,大遗址保护展示工作稳步推进。
(一)已经完成的主要大遗址保护展示项目:
1、安阳殷墟保护展示项目
安阳殷墟是我国第一个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结合殷墟的特点和文化内涵,安阳市创造性地提出了“保护与展示并重,科学研究与服务公众并行”的理念,采用地下封存,地上原址复原展示、原址加固展示、原址揭露展示、原址地表夯土展示、原址地表植被或砂石标识等方法,将深埋地下3300多年的土木遗迹直观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实现了科学保护与展示的有机结合,为中国土质遗址的保护与展示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新途径。
2、内黄三杨庄二号庭院遗址保护展示项目
内黄县选择了搭建保护展示馆的方式,对三杨庄二号庭院遗址进行保护展示。保护展示馆工程于2007年10月动工,2008年12月完工,2009年9月,以二号庭院建筑基址保护展示馆为依托的三杨庄遗址博物馆对外试开放。随后,内黄县又委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二号庭院建筑基址本体及砖瓦文物实施了本体保护工作,较好地解决了遗址的生物病害,实现了三杨庄遗址环境适应性保护目标,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3、汉魏洛阳故城阊阖门及其它遗址保护展示项目
汉魏洛阳故城大遗址保护工作中实施的第一个保护展示项目——北魏宫城正门阊阖门遗址的考古发掘与保护展示项目采用覆土保护、地面模拟展示的方法,对阊阖门遗址残存台基、柱网布局等进行模拟展示。工程从2007年初开始施工,至2008年4月份全面完工,当年牡丹节期间已经对外开放,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参观。2008年后,汉魏洛阳故城又相继完成了内城东北城墙的保护展示,北魏宫城二道宫门、三道宫门的保护展示、铜驼大街的保护展示、宫城西南城墙保护展示工程、东城墙断面保护展厅建设工程、西阳门内大街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等一系列保护展示项目。这些保护展示项目得到了世界文化遗产专家的充分肯定。
4、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保护展示项目
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正南门——定鼎门遗址采用的是既能有效保护遗址,又能展示遗址原貌,同时还能使公众领略到唐代建筑风格的保护展示方案,即修建仿唐风格的保护房,对定鼎门遗址、飞廊、东西阙台全部进行原址保护展示。保护工程建筑主体采用钢架加桁架结构,上下共三层,其中地下一层为遗址原貌展示,地上两层为博物馆陈列展厅,重点展示定鼎门遗址出土的文物和与丝绸之路有关的精品文物。保护工程完工后建成定鼎门遗址博物馆。2009年10月底,定鼎门遗址博物馆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吸引大批洛阳市民前往参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10年以后,洛阳市又相继在定鼎门周边区域开展了大规模的主动性考古发掘,并对定鼎门东西两侧的城墙遗址进行了保护展示。
5、隋唐洛阳城明堂、天堂保护展示工程
隋唐洛阳城宫城核心区的明堂、天堂保护展示工程,一直是我省大遗址保护的重点工程。明堂遗址采取建设跨空结构保护性建筑的方式,对原建筑台明进行了保护展示,在地表模拟其基座部分,将原址保护在地面以下。在保护罩内实现保护、展示等多重功能。天堂遗址的保护展示建筑除了满足保护遗址、实用的需要,在外观形象上具象地再现盛唐时期的建筑风格,为人们参观俯瞰整个宫城区的整体格局提供一个制高点。截至2014年5月,明堂、天堂遗址保护展示主体建筑工程已全面完工,目前正在进行内部展陈施工,计划10月全面对外开放。
6、隋唐洛阳城含嘉仓、回洛仓遗址保护展示项目
含嘉仓、回洛仓是隋唐洛阳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大运河沿线重要的的大型漕运粮仓,目前已被列为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遗产点。2013年,洛阳市对上世纪修建的含嘉仓简易保护房进行了拆除,并建设了新的保护展示陈列馆,目前已对外开放。回洛仓遗址是目前已发现大运河沿线最大的一处漕仓遗址,结合大运河申遗工作,洛阳市对整个回洛仓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勘探和发掘,目前已在回洛仓遗址西北部建成保护展示陈列馆一座,对已发掘的四座仓窖遗址实施了原址保护展示,并对其他已探明区域的仓窖、道路遗迹进行植被标识、绿化展示,回洛仓一期考古遗址公园已初步形成。
7、偃师商城西城墙遗址保护展示项目
偃师商城遗址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商代早期都城遗址。2006年以来,偃师市人民政府按照《偃师商城保护总体规划》要求,采用复原性保护展示的方式,对偃师商城大城西城墙1200米城墙遗址及城门、水道、道路等遗址进行了保护展示,并对周边区域进行绿化保护。目前该工程已竣工,不仅很好地保护了遗址本体,而且有较好的观瞻效果,为城市增添了一个展示古老文化的窗口和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8、偃师商城宫殿区保护展示项目
为有效展示偃师商城宫殿区整体格局,偃师市按照《偃师商城宫城遗址保护性展示设计方案》,采取整体保护、全面展示的方针,由偃师市政府出面,将偃师商城宫殿区4.9万平方米土地长期租用,对该区域内宫殿基址、池苑、输水渠道、祭祀坑等遗迹进行了模拟保护展示。目前,已完成偃师商城宫殿区2号、4号、8号宫殿以及相关池苑、宫墙遗址的保护展示工程;同时,宫城区一、二期景观绿化工程现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今年8月底前完工。
9、郑州商城内城城垣保护展示项目
2008年以来,郑州市根据《郑州商城遗址总体保护规划》要求,结合城市旧城区改造项目,围绕郑州商城保存最完好,同时也是保护压力最大的内城东、南、西三面城墙展开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对城墙周边的棚户区进行综合拆迁改造,共投入经费5亿元,拆除违章建筑13.4万平方米,同时对这三面城墙进行了不同形式的保护展示。截至2014年5月底,已相继完成郑州商城东城门段(复原展示)、南城墙东段(覆土保护)、南城墙西段(补砌、覆土保护)、人民广场段(覆罩保护)城墙本体的保护展示和周边绿化工程。随着各项工程的开展,极大地改善了商城城垣遗址的保存状况,美化了周边环境。郑州商城整体保护展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正在进行的保护展示项目
除了上面提到已经完工并对外开放的项目外,河南省目前正在全力推进的大遗址保护展示项目还包括: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中心烧造区保护展示厅工程、信阳城阳城址保护展示工程、隋唐洛阳城九洲池遗址保护展示工程、郑韩故城东北城墙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北宋东京城新郑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等一批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1、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中心烧造区保护展示厅工程
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中心烧造区保护展示厅工程2010年获国家文物局批准,设计建筑面积4960平方米,为单层框架加钢网架结构。展示厅主体工程于2012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基础及框架工程,钢网架正在加工中,预计2014年8月完成建设任务。
2、信阳城阳城址保护展示工程
信阳城阳城址目前正在进行的保护展示工程主要有三个,一是建设城阳城遗址博物馆(7#、8#墓葬保护展示厅),计划总投资5075万元,目前已基本完工,拟定于7月中旬开馆;二是城阳城一、二号墓保护展示工程,计划投资450万元,拟定于今年8月中旬完工;三是城阳城址西南城墙保护展示工程,计划投资790万元,目前已完成征地、防护栏等工程,拟定于9月底前完工。
3、隋唐洛阳城九洲池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隋唐洛阳城九洲池遗址区域原被洛阳玻璃厂占压,2010年,洛阳市斥资10亿元,整体搬迁了占地877亩的洛阳玻璃厂。后经反复论证,目前,洛阳市政府已经把该地块九洲池遗址核心区域156亩土地划拨给文物部门,用于隋唐洛阳城九洲池遗址公园建设。目前,九洲池遗址保护展示方案已获国家文物局原则同意,配合展示工程开展的考古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中。有关方面正在进行九洲池遗址本体保护施工图设计。
4、郑韩故城东北城墙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郑韩故城东北城墙遗址保护展示项目主要是对郑韩故城东北角约1650米城墙遗址进行补砌、加固、覆土保护,同时对城墙两侧(内侧50米、外侧100米)范围进行绿化美化,工程于2011年4月获国家文物局审核通过,2012年底开工,目前保护范围内绿化及景观道路等工程已完成60%,坐凳、路灯、标识标牌等相关配套设施及展示郑韩商业、军事、诗歌、风土人情等的景观雕塑正在设计、完善中。
5、北宋东京城新郑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北宋东京城遗址位于今开封市区地下,约距地表8~10米深。新郑门为北宋东京城外城西墙偏南的一座城门,是御用出行的四个正门之一。为探索北宋东京城遗址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新形式,2012年3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开封市开始对新郑门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并计划依托该遗址建设大宋文化博物馆。截至2013年底,新郑门遗址一期考古发掘工作已基本完成,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发掘揭示了新郑门遗址的北半部分。目前,相关考古发掘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三)下一步计划开展的大遗址保护展示项目
目前,河南省还有一批大遗址保护展示项目,正在进行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汉魏洛阳故城内城西城墙遗址(南段)保护展示工程,正在开展勘察、设计等前期工作;汉魏洛阳故城西阳门遗址保护展示项目,保护展示方案已编制完成,并已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汉魏洛阳故城礼制性建筑区域(灵台、明堂、辟雍、太学遗址)保护展示项目,保护展示详细规划已编制完成,并已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前期拆迁工作、考古发掘工作已基本结束,保护展示概念方案正在审批过程中;隋唐洛阳城天津桥遗址保护展示项目,保护展示方案经多次论证修订,已再次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隋唐洛阳城南城墙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占压遗址的古洛渠已改道完毕,保护展示方案已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隋唐洛阳城宁人坊与明教坊遗址保护展示项目,考古发掘工作正在进行,已委托相关单位开始进行保护展示方案设计;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博物馆建设项目,已完成施工图纸设计、审查和招标工作,正在进行文物展品的遴选、调拨和陈展大纲的编制工作;殷墟出土重要遗迹保护展示工程,已完成项目立项,概念性设计方案已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这些保护展示项目的陆续开展,将为下一步河南大遗址保护工作提供重要的抓手,并最终推动河南大遗址保护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结束语
大遗址保护是近些年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新提出的一种理念,即通过重点推动若干大型古遗址、古墓葬类文物保护单位的综合保护工程,着力改善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同时树立文化遗产保护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大潮的正面形象。应该讲,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虽然人们对大遗址保护的理念还存在各种各样的争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遗址保护对于调动地方政府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特别是以保护展示项目为抓手,通过适当加大补助经费这一杠杆,撬动地方政府保护大遗址的主动性,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在保护、展示好大遗址的同时,也推动了城市旧城区改造、棚户区拆迁、城市环境美化、大遗址周边地价上涨、旅游经济发展,甚至对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发展方向调整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因此,下一步,以保护展示项目为抓手,继续扎实稳步推进大遗址保护,不仅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方向,而且对于改善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格局中的形象和地位,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和决定性的作用。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