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台湾坐“小黄”

新浪历史

(文/徐有威 上海大学)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记得那天中午,在去台北中央研究院的“小黄”上,听到车上的录音系统播放着这首邓丽君的老歌,情不自禁回想起了30年前读高一时,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曲的情景。与此同时,我和这位好像比我大十多岁的司机也有了共同语言,大家以邓丽君为突破口,神聊了半天。
小黄者,台北人对他们城市出租车的昵称也。去年11月和今年五月,我有机会二次去台北做研究累计一个月左右,因为时间非常紧张,有一天要出现在四个地方,虽然活动地方多在台北市区,但是坐台北捷运还是来不及。因此不得不忍痛决定——花钱买时间,每次外出都坐出租车。因为每天坐车,有些无聊,于是灵机一动,索性事先设计好一些问题,对台北出租车司机进行一项的特别“问卷调查,”解闷的同时可以了解社情。
凡是坐过台北的出租车的朋友,一定对其高档整洁宽敞、扬招之方便快捷,留有深刻印象。在这一个月中,每次扬招出租车均不超过十分钟,而司机的热情好客,尤其令人难忘。
每次开口没有几句话,就往往会被司机“识破”不是本地人而是陆客(大陆的客人),于是他们会热情介绍台湾的名胜古迹。听下来他们对陆客没有什么反感,但是也感到大部分陆客是跟团旅游,团进团出,定点消费,对他们这些出租车司机的收入没有大的影响,也就是没有增加他们的收入。
我遇到的司机没有一个来过上海,不过上海的名气大,他们都不胜向往。他们来过的大陆,往往只是广州附近的那些小城市,而且都是十、二十来年之前的事情。他们对大陆的印象因此也停格在那个时代。他们没有时间出游,主要因为工作忙碌,生活压力大,因为台北的出租车都是司机贷款购买,还贷是当务之急。一天晚上我下车时,一位司机热情地告诉我,一定要去台北几个什么什么夜市好好看看,“上海肯定没有这么热闹的地方!”
出于同行好奇,他们会询问我上海出租车的情况。我大致介绍了情况,尤其是提及上海的出租车供不应求,在路上找到一辆不容易。不少司机表示,上海有限度地投放出租车的政策太好了,台北有关管理部门在这方面没有任何的限制,导致大量出租车“无序”投入,害的他们十多年来的收入不升反降。言下之意,大有社会主义就是好的感觉。
都说台北的平均文化程度高,果不其然,司机对台湾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自己的见解。去年11月初我在台北的时候,正好遇到台北市市长选举热火朝天。司机对两位候选人还是都有明确的看法。那天路过仁爱路,看到路旁有一个六栋高层建筑的楼盘,外表看上去一般,同时还在高架桥侧。司机介绍说,这个就是台北最贵的房子帝堡。
平时看电视经常听说这个名字,可谓如雷贯耳,这是全台最贵豪宅,据悉2014年的最高成交每平方米相当于20万元人民币。这个数字听上去对来自上海的朋友还不至于大惊失色跌出出租车去,但是考虑到它只有三个户型分别为480平方米,630平方米和780平方米,它们房价的总量分别将是9600万人民币,1. 261亿人民币和1.56亿人民币,这些数字听上去就有点意思了。
住在这里的人非富即贵,明星政客一大堆,包括那几天的一位台北市长的青年候选人的家人也在里面进进出出。我问司机这里到底多少钱一套,司机没好气地告诉我,他不关心也不知道!言下之意对这位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候选人不以为然。果不其然,11月29日台北市长选举结果出来,这位候选人败北!
“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邓丽君甜美歌声还在出租车内回荡。据在全世界华人世界中,邓丽君的歌声所向披靡。司机则还在和我讨论邓丽君的传说和神话。“今年是邓丽君去世20年,”没想到司机对这个时间记得这么清清楚楚,“据说当年大陆不同意邓丽君回去,现在如果她还活着,一定会回到老家——可以赚多少钱啊!”对于这个看法,我绝对深以为然!